你做過感覺有點奢侈的事嗎?

Laura Hsiu-Min Liu
4 min readSep 9, 2020

--

我做了件有點奢侈的事,不是買豪宅、超跑或名牌包。

是決定留職停薪休息一年。

朋友很意外,私下問我:「是不是生病了?」生病的話,請假情有可原。若不是生病,是不是感覺有點沒必要?

一年,可以工作賺錢,生產服務,週末和寒暑假再好好放鬆。休息,在AI的時代裡,聽起來有點奢侈。值得嗎?

說到奢侈,想到的是福音書裡打破玉瓶用真哪達香膏膏耶穌的女人馬利亞。當時門徒斥責她浪費極其昂貴的香膏,相當於一整年的工資。愛無關乎價格,能夠無畏他人批評,毫無保留地擺上所有,這是後人稱頌馬利亞的緣由。她也可說是即時把握時間,在耶穌十架受難前先膏抹祂。

我們總習慣性認為,有些事,即使非常有價值,等以後再做吧。經驗告訴我們,拖延會變成常態,直等到無助也無力行動。

在這個科技讓一切加速、讓萬物相連的時代,不缺效率,缺少慢活;不缺連結,缺乏獨處。最昂貴的是傾聽自己的聲音,最困難的是改變自己。

「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;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;你們竟自不肯」(以賽亞書30章15節)。

和一位學生喝咖啡,交換這一年的變化和體悟。她送我一本書,叫做《感覺有點奢侈的事》。這標題讓人怦然心動。「老師,作者黃麗群的文字犀利而準確,常常戳中內心的想法。」

回家後,我立即展讀頭幾篇。好熟悉的感覺。這根本就是我會買的書。再讀一篇。我一定買過這本書。翻遍了家中四、五個書櫃和隨手閱讀的角落。終於,我看見一模一樣的它,立在深書櫃的後排,被前排的實用書籍遮蔽。

擁有兩本一模一樣的好書,其一還是了解你的學生買來的禮物。真是感覺有點奢侈。而我竟忘記自己買過這本書,這年紀的失憶不可思議;居然還能重拾閱讀的樂趣,又一驚奇。

一家四口開車環島。第二天傍晚開到了屏東滿州鄉。沿途下著雨,昏暗中導航帶我們到達「雨後的彩虹」民宿。由於透過網路訂房,沒有想到費用是「包棟」計算,也就是說,我們住進原本可以住上十人以上、足夠兩三個家庭使用的空間。不但有開放式廚房,還有冰箱內各類新鮮的食物可烹煮,客廳裡的電視可以看到飽,KTV唱到飽。戶外還有一房,以及星光烤肉區。被群山和田野的美景環繞,如何恣意也不怕吵到鄰居(眼目所及看不到任何其他人與建築物)。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氛圍更奢侈?隔天清晨推開門,完全被奔放的湛藍,純粹的嫩綠,清新的空氣所征服。城市來的土包子沈浸在大自然無悔無爭的懷抱。

但每天都住在這裡的人可能不會產生這樣的感動。日常理所當然的事情,談不上特別珍惜。隨處俯拾皆是的東西,也難以讓人驚艷。如此看來,稀缺性是創造奢侈感不可或缺的關鍵。

黃麗群定義:「『很夠』這個概念在形而下的物質世界裡或許是奢侈的,但在精神上,它不奢侈。奢侈就是要在夠與不夠之間、過分與不過分之間,散漫無心地踩過來踩過去。」

據此,「很夠」的精神飽足不算奢侈。奢侈是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,但卻又不著痕跡地越過界限。

放下日常,調整眼光,我們會發現身邊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」。驚喜之餘,記得好好享受它。

後記: 在停下來的這幾週,身旁有些朋友請我吃飯。朋友幫我直接點菜單上最昂貴的餐,推辭無效之後,只能以無比感恩的心領受「奢侈」的事又添一例。也以此文作為紀念,深深感謝周圍「不計成本」對我付出的家人、好友、天使家長與學生。

--

--

Laura Hsiu-Min Liu
Laura Hsiu-Min Liu

Written by Laura Hsiu-Min Liu

I struggle and strive; I think and write; I learn and share. I write; therefore, I am.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