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講義》熄燈偶感

--

拖了好久,終於在下午打電話到《講義》雜誌,預備續訂兩年。沒想到客服人員回覆,無法續訂,因為《講義》12月起要停刊。

與《講義》結緣始於李文蓉老師。十幾年前她任教第一屆科學班國文老師,又結識許多藝文界好友。有回送了我一本《講義》雜誌。又在某日神秘地說,「今天要帶妳去喝咖啡。」然後開車帶我從科學園區到芎林鄉間,竹風稻浪,穀香飛鳥,盡收眼底。真不像有咖啡館的影子。田間有一個迷你社區,住著一位匯集音樂專業、哲學文史、親子教育與生命故事的李翊菱教授。

託文蓉的福,我竟然有幸結識《講義》雜誌的專欄作家!門一開,就聽見翊菱老師熱情爽朗的笑聲。演奏鋼琴,咖啡香氣,繽紛點心,中西混搭卻又處處細膩風雅的輕巧佈置。初次見面,翊菱老師就滿足了我的五感,療癒了我的心靈。我也正式成為拜讀《講義》雜誌的讀者。

之後,就開始為班上訂購《講義》雜誌。感謝家長的慷慨捐獻,第九屆科學班班級雜誌櫃有Scientific American(科學人),Harvard Business Review(哈佛商業評論),Reader’s Digest(讀者文摘),雙月刊《綠建築》與《講義》雜誌。每週的班會時間,幾位同學輪流選擇其中一本雜誌的文章,進行閱讀分享。這些雜誌內容,擴展孩子的生命思考與觀點,是非常優良的有機讀物。每回的閱讀分享,也帶來許多深度、廣度的啟發。可惜的是,《綠建築》在兩年半前停刊,而《講義》也即將熄燈。紙媒難以抵擋網路時代的衝擊。

班級圖書櫃雜誌的《講義》身影

「講義創立於一九八七年,是為了紀念一位建中國文老師的教誨。這位陳老師告訴我們,幸福人生的精髓就在這八個字:講義、養氣、樂天、知命。宣揚這種積極奮發、樂觀進取的生活態度,就成為講義的發行宗旨。」

一直相信文字的力量。分享時,藉由文字的溫度,溫暖了讀者。這是《講義》所傳遞的幸福。「我們為別人製造幸福,等於為自己製造幸福。」物換星移,世事更替。《講義》停刊,但《講義》417期雜誌所散發的陽光與溫暖在我們心中。願每一位因《講義》得到滋潤的忠實讀者,都成為一抹陽光,溫暖身邊的人。

世界像一床冰冷的大棉被。藉由我們溫熱的身體,慢慢暖了棉被,最後也暖了我們自己。

感謝《講義》,有情有義。

--

--

Laura Hsiu-Min Liu
Laura Hsiu-Min Liu

Written by Laura Hsiu-Min Liu

I struggle and strive; I think and write; I learn and share. I write; therefore, I am.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