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滌
2 min readDec 11, 2017
一整天的忙碌,不是看學生、寫黑板,就是盯著螢幕改作業,低著頭準備課程。第八節下課後走回辦公室,疲憊加上心情沈重,又是低頭行走。聽見兩個國中女生吱吱喳喳討論著遠方的霓與虹,吸引我抬起頭。 想起許佩玫老師說的,經常低頭就看不見校園的美麗。哇!雖然相機無法拍出明顯的虹,但自然界明亮飽和的色彩讓仰望的人嘴角上揚,駐足停留。
追思
一位朋友突然中風,送醫手術後看似樂觀。兩天後情況急轉直下,驟然離世,留下妻子兒女。參加追思禮拜,想念他的開朗笑聲與熱情付出。也不禁思想眾人一生的結局都是如此,自己又該如何抉擇與承擔。有時像隻困獸和忙碌壓力搏鬥,時而張牙攻擊,時而退縮自憐。但那些縈繞心頭的重擔與煩惱,在死亡面前該是何等份量?
預習死亡,面對人生。
獨處
一個人運動時獨處,游泳、走路、慢跑和對著牆壁練習排球。儘管有些技巧需要專注,但間歇性的休息或者熟練的動作進行時,腦中總是上演著自我對話,或堅持或放棄,或前進或放手的纏鬥與爭辯。
下雨的午後,校園空蕩蕩。冬日天黑得早,整面綠牆亮著幾盞白燈,孤單佇立著。雨聲、排球聲、腳步移動聲、喘息吁吁和心跳撲通合奏。一個人的練習有些無趣,但卻覺得是自我提升之必要,可以在每一個瞬間拋開別人的掌聲或噓聲,單單注視著目標: 50,80,90, …。在快要自我突破時,突然想要與人分享這單純的喜悅。原來,獨處也是為了連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