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爸爸多一點?媽媽別吃醋
「媽咪,如果妳和爸爸同時掉入水裡,我應該先救誰?」女兒苦惱地問。
(孩子,這類棘手問題應該留給未來的先生回答啊!)
「先去救爸爸,不必擔心我。」竟然忘了我是游泳健將?
「媽咪,我還是很愛你,只是愛爸爸多一點點。」體貼的女兒怕媽媽傷心。
「沒關係,爸爸很需要。」
女兒所愛的爸爸是媽媽的選擇。我感到十分榮幸。
愛比較=比較多愛?
小時候最糾結的場景,是夾在關係不睦的爸爸媽媽中間,不知所措。想靠近爸爸一點,便會導致主要照顧者媽媽感覺被背叛。「爸爸」像是一種無法被了解的動物,居住在遙遠的星球。
爸媽離婚後,每逢過年過節,最是無奈。媽媽會先讓我和哥哥姊姊們到阿公阿嬤家吃年夜飯領紅包,享受天倫。回到家中之後,再鉅細彌遺、細說從頭爸爸如何虧待她。彷彿一番政令宣導的洗腦,確保敵軍的善意與溫暖,不會讓單純無知的孩子敵我不分。
其實我懂媽媽的辛酸與女人的眼淚。只是,愛爸爸與愛媽媽為何只能擇一?
不幸地幸運著
經歷在爸媽中間選邊站的掙扎,我曾經不相信婚姻。長大之後,我慢慢知道,「爸爸」這種不被理解的動物心中,也有自己的苦悶。
或許媽媽不明白:不去愛仇敵,不能讓恨減少,也不能讓自己更快樂滿足。
從一個不能選擇出生的小孩,長成一個能夠選擇伴侶的大人。婚姻中的覺察讓我一點一滴發現:自己的生命複製了許多原生家庭的情緒反應。那些踩了就會爆炸的「地雷」秀,一齣齣上演。越是無法掌控的事情,越是引發我的激烈情緒。從無意識到刻意練習,我問自己:是我的配偶或孩子「造成」我的失望、憤怒、焦慮、委屈嗎?如果我親愛的家人成為我的喜怒哀樂,我是否也讓他們決定了我的價值?
外子溫文儒雅。他對於我的耐性與包容,使我在面對一層層的過往時,能在時間流當中等候、檢視。擁抱傷口,再慢慢鬆開自己緊握的手。選擇不再用「控制」身邊的人來證明自己的能力,包括孩子的表現。我想真正長大,也想讓身邊的人學習成為獨立的生命個體。
兩個孩子的成長,都有外子的參與。像是策劃陰謀般,我讓不善言語表達的外子「滲透」孩子各種日常活動,從換尿布、洗屁股,到打球、講故事、玩桌遊、陪寫功課。外子不會「談情說愛」,但生活點滴中卻經常用愛的行動來服務、陪伴家人。我所做的是去引導孩子感受外子「愛的語言」。認識爸爸對他們的愛,也學習去回應爸爸的愛。另一方面,我也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與限制。在工作忙碌之餘,我格外感謝外子和孩子的信任體貼。
「我的每個暑假作業裡面都有爸爸!」女兒震驚宣告。
「蛤?」
「『不可能的挑戰』作業我選的是要學做一餐飯(親子丼)給爸爸吃,運動是爸爸每天陪我跳繩,讀書心得是寫侯文詠的《淘氣故事集》,因為爸爸小時候也每天講故事給我聽……」女兒發現了新大陸!
對吼,那媽媽都在做什麼?(笑)
「老師會不會以為我沒有媽媽啊?」
「不會啦!我會跟老師說,你的優點都遺傳自爸爸。如果發現缺點,那可能跟我比較有關係。呵呵!」
孩子對爸爸的愛,對媽媽的愛,乃至對爺爺奶奶或者其他人的愛,都是獨一無二的情感。當我更有安全感的時候,才懂得放手讓愛自由。不再索取愛,也不再讓愛成為沈重的負擔。
孩子愛爸爸多一點又何妨?好爸爸形象的背後,也印著媽媽的成長痕跡呢!
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,兒女的心轉向父親。(瑪拉基書4章6節)
感謝閱讀我的文字! ️💖💖💖💖💖
寫作是Laura反思生命與心靈成長的紀錄。
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,請不吝給我鼓勵(5-50 個拍手👏👏👏👏👏 XD)
如果想要閱讀更多我的文章,請點選所有文章連結。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