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「股癌」了嗎? — — Gooaye Podcast現象觀察
學生因新冠疫情從美國返台,暫時休學。我們在咖啡廳裡分享著Gap Year的種種心得,也聊到了Podcast與投資。
第一次Google “ㄍㄨˇㄞˊ”,會跑出「骨癌」治療等連結。但如果加上podcast這個關鍵字,就會搜尋到「股癌」的podcast節目。Podcaster謝孟恭在推出節目幾週就登上podcast排行榜的第一名。而在我入坑之後,體悟出「股癌」爆紅的幾個觀察心得。
1. 與其說「斜槓」,不如說「擁抱各種可能性」
Gooaye Podcast謝孟恭是一位27歲的年輕人。大學讀法律,考上機師後航空公司又結束營業(但沒領到資遣費)。他再次轉換跑道做YouTuber,經營投資的粉專。今年二月底開始製作第一集的Podcast,一個月內竄升到第一名。
要在不同的領域轉換,一般人容易先抗拒,因為眼前會有種種困難。但謝孟恭的反應是:「很多嘗試到最後就是會無疾而終嘛,這很正常。」他以平常心看待失敗的過程,因而能夠很快調適,擁抱新的可能性。這樣的心態讓他能超越得失,也不會畫地自限,應是他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。
2. 輕鬆做自己,但努力投入興趣
Podcast排行榜上的節目除了知識含金量高的類型之外,「娛樂效果」不可缺少。謝孟恭輕鬆自在的談話調性,就像朋友在跟你講話。他坦承自己錄音「一刀未剪」,錄製podcast最適合他這種懶人。
但千萬別誤會他的爆紅只靠運氣。他除了最愛的休閒打電動之外,每天至少花三、四個小時以上閱讀大量的新聞以及報告(包含英文資訊)。因為媒體資訊對於股市的影響頗大,認真做功課絕對必要。這也讓他掌握不斷變化的趨勢,並分享自己的判讀邏輯。
「人生就是不停的甩骰子,會不會擲到豹子不知道。不要高估自己的努力,努力是必須的!」 — 謝孟恭
3. 反標籤化,要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
台灣的政治氛圍,經常陷入「顏色」主義正確。只要發出意見,就會被貼上顏色標籤,遭到清算。謝孟恭常在節目提醒聽眾:每個人都會犯錯,我們也可能打臉自己,但那些價值觀與我們不同的人,依然應該受到尊重。
連美國重量級媒體業者都可能用「打假新聞」的手段,來行「去除對支持的候選人不利的消息」,我們對於每天看到的海量資訊,確實應該要培養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。這樣的自我察覺,也能幫助我們在充滿負面消息的生活中,減少對於周遭人的偏見與標籤化。
4. 投資即是人生,權威無關年紀
紀律。(連巴菲特都)認錯。風險。努力(存錢)。思考判斷決定。順勢而為。在真實人生裡重要的事,在投資世界裡亦然。股癌常在節目中提到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現象,也會隨興亂入一些音樂、電影和電動。很多「表面上」感覺跟投資無關的東西,背後有些脈絡卻可能相通。畢竟,操作投資的是人,而人離不開生活中的一切。誰又能說,那些「東西」是沒有用的呢?
股癌節目不到半年,業配廣告的價碼就翻了20倍。聽節目的不只是股市年輕菜雞,也有著(較少留言的)熟齡大哥大姐。有個廠商直呼「太神奇」,說在股癌的podcast買廣告,公司產品迅速賣爆一年的銷售。從寢具、寵物食品、洗髮精、保養品、眼鏡、電子書到珠寶,你想得到的,癌大都可以主委折扣,嘉惠聽眾。為什麼那麼多人心甘情願「買單」呢?答案很簡單:開心!
號稱資深有經驗的大媽大叔們,我們可曾反思:青少年是否仍願意與我們對話?即便有豐富的閱歷和實用的建議,孩子願意聽嗎?
在這個經營「自媒體等於個人品牌」的時代,謝孟恭的個人風格以及見解表達為自己走出一片Podcast藍海。2020新冠疫情籠罩,「不確定」依舊。但「確定」的是人們必須改變與調適,以面對前所未有的新挑戰。
願股癌Podcast的爆紅現象也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發。
感謝閱讀️💖💖💖💖💖~如果您喜歡,請不吝支持鼓勵(拍手👏👏👏👏👏 )
歡迎與人分享,或許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請follow,就可收到 Medium 通知新的文章。